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7月房貸餘額再創新高;建築融資減幅趨緩


2016/08/26 08:33
MoneyDJ新聞 2016-08-26 08:33:23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中央銀行昨(25)日公布,7月銀行房貸餘額為6.23兆元,再創歷史新高,年增率4.74%,為連四月正成長,年增率創下2014年9月以來新高;不過,7月建築貸款餘額則較去年同期下滑1.9%,已連八個月負成長,但減幅較先前趨緩。
央行指出,7月全體銀行房貸餘額月增311.05億元,較上(6)月大增311億元,年成長4.74%,年增率連四月正成長;代表房市供給面的建築貸款,7月餘額約1.62兆元,終結4月以來的逐月下滑,較上月增加76.83億元,年增率為-1.9%,雖仍呈連八月負成長,但年減幅已較6月的-2.77%與5月的-2.05%縮減。
央行官員分析,7月購房和建築貸款餘額均較6月上揚,主因應該是民俗月前的季節性因素效應,購屋人和建商均趕在農曆7月前完成貸款時程,加上央行理監事會鬆綁房市管制和連四次降息,以及房貸利率頻頻下調,激勵自住客進場的效益持續發酵。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51a7c027-8cee-4360-bc56-2ff4b0e17e88#ixzz4IPBd3oRV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

蔡慎坤:「中國模式」「中國道路」還能走多遠?




更新: 2016-08-19 12:01 PM   標籤: GDP, 中國模式, 中國經濟, 房地產, 政績工程
【大紀元2016年08月19日訊】所謂「中國模式」「中國道路」曾經被一些官員學者津津樂道,當中國經濟持續數十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之後,信心爆棚的官員學者也很樂意接受這種流行說法。而在北京大學教授張千帆看來,中國經濟增長歸根結底是國民吃苦耐勞忍辱負重的結果,而不是集權體制政府恩賜的功勞。

不可否認,過去數十年的經濟增長,少數人靠壟斷靠特權積累了驚人的財富!然而,這種以國家為主導的發展模式越來越受到各階層甚至是利益集團的質疑甚至挑戰。每個階層似乎都越來越不滿,而且這種不滿正成為一種趨勢。

無論是弱勢群體還是城市中產階級,甚至是既得利益集團和富豪精英對現有的發展模式越來越沒有信心。對於前者來說,社會不公分配不公司法不公是常見的不滿,而表達不滿的方式是個體乃至群體的上訪和維權。對於後者來說,最大的擔憂莫過於未來的不確定性,而表達沒有信心的一個方式就是用腳投票——跑路和移民。

過去十年,地方政府權力急驟膨脹,原本體制賦予的地方權力就不小,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監督約束基本上處於失控無序狀態,形形色色的權力外延和超越限定的權力侵佔,促使各地出現你追我趕比拚投資的高潮,不僅大建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並使用強拆暴力來大規模改造城市建造城市,大建開發區工業園區科技園區智慧園區,讓亢奮的GDP一再刷新記錄!

為了所謂的GDP,官員們可以拆掉剛建的大樓,可以重複修建同一條馬路,可以拆掉剛建的大橋,可以重複修建同一個廣場……目的就是編項目編故事把錢花出去,不管這錢值不值得花,不管投資有沒有收益!於是,百年大計在中國早已成為一個笑話,如果一幢樓可以使用百年,如果一座橋可以使用百年,如果一條路可以使用百年,官員又拿什麼去搏政績?又靠什麼去搞貪腐?

在任官員在位時都熱衷於建新區建新城,結果一個城市四分五裂,不同的書記不同的市長給城市留下不同的爛攤子,動輒投資數億元的豪華樓宇比比皆是,後任者往往又要另起爐灶瘋狂舉債,壓根兒就沒有想過如何償還債務,為了政績,不惜一切手段搞什麼大規劃、大場面、大手筆、大形象,大舉債,結果必然是大掠奪、大腐敗、大破壞、大窟窿、大崩潰!

空頭大師查諾斯並不理會中國的GDP數字。他說:「經濟活動不等於創造財富。你如果蓋一座橋,然後這座橋每隔5年就要塌一次或拆一次,於是你每過五年就要蓋同一座橋,這能轉化成為很多很多GDP增長,但顯然不會增加國民的福祉。」

高西慶教授前不久在紐約坦言:中國經濟走向與十八大確立的改革方向背道而馳,在中國改革五大關鍵之一,去產能問題上,也是左右為難僵持不下!實際上已經放棄了三中全會確定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的原則。2013年年底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方案」仍然無法落實,其根本原因是政府已經被各種利益集團徹底綁架了。

所謂國企改革,也是上熱下冷,中央出了十幾個文件、開了很多會、做出無數指示、批示,下面一點都不動,一點也沒有辦法動。中央什麼都要管,既要黨性又要和諧,既要效益也要就業,既要做大做強目標多元化多維化,管人、管物、管事、管資本,什麼都管,但實踐中根本沒有辦法同時滿足這麼多要求。今年一季度國企利潤總額同比下降了13.8%,可見形勢並不樂觀。

7月26日,新華社罕見發出警示:中國經濟嚴重下滑到了不搶救將要到了危險的地步,需要用巨額的國庫資金來搶救。2016年上半年,國企投資同比擴張了23.5%,國家基礎建設投資增長了20.9%。央行的資料顯示,2016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9.75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了9,618億元,而全社會固定投資實際上增數達到了11%,幾乎接近GDP實際增速的2倍,投資2倍的錢才能達到GDP6.7%的增長,這樣的增長意味著什麼?

當年4萬億刺激政策出台,拉動了民間和地方政府無數個4萬億,從2009年到2012年4年投資完成額高達116萬億元,由此導致隨後幾年過剩產能問題日益嚴重。然而此後,中國投資並沒有下降,在2014年到2015年的2年之內,中國投資完成額是107萬億,幾乎相當於「前期刺激期」4年的總投資量。(見《金融時報》「消失的民間投資,中國的經濟下一步?」作者徐瑾)

從2014年到2015年2年之內,中國投資完成額是107萬億,每年大約54萬億,2015年,中國GDP的總值是68萬億,也就是說,2015年的GDP的80%是投資資本,只產出20%的利潤,意味著投入4塊錢,才產生出1塊錢的GDP,並且GDP還是虛假的。如此低下的投資產出比例,還有什麼臉面侈談「中國模式」「中國道路」?而在美國每投資1美元,至少獲利1.5美元,相比之下,美國的資本投資獲利是中國6倍之多。

在2000年之前,民營經濟是中國經濟的主力,也是中國經濟興旺和衰敗的分水嶺,中國經濟興旺的時候,民營經濟約佔GDP的60%,吸納就業人員佔全國非農業就業人總數的80%左右,民間資本投資獲得的利潤也比國企利潤高出很多,2000年之後的「國進民退」政策,使中國經濟一步一步走向末路。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孫曉文曾坦言:中國國企佔有絕對的壟斷資源優勢,包括資金、稅收、人才、技術和市場等等,而對GDP的貢獻率不足30%,解決了不到20%的就業,每年拿走的收入卻佔了全社會分配收入的60%以上。這些數據或許只是一個初略的判斷,真實的數據外界無從得知。而國企利潤80%以上都來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聯通、中移動、中電信等特大型壟斷企業,卻是不爭的事實。

德國的製造業乃至出口業之所以具備強勁競爭力,就在於德國沒有所謂國企,私企佔全部企業的95%以上,只有極少提供公共服務的企業才是國企,而天下國企一家親: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官僚作派是國企的通病。只要沒有壟斷資源,包括資金、人才、技術和市場的壟斷優勢,國企在任何時候都沒有任何競爭力。當資產是「國有」而不明確屬於任何具體個人的時候,沒有任何人會珍惜,也不會有任何人去琢磨著怎樣發揮最大的經濟價值。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唯一的亮點依然還是房地產,在房價節節攀升的過程中,各地「地王」頻現,國企紛紛捲入搶購大潮之中。中國樓市失控於10多年前,隨著土地財政的擴張,強大的利益集團在各自的勢力範圍內展開了一輪又一輪的斂財運動,導致中國出現了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房地產造富神話!中國僅用10多年時間,一線城市的房價就躍居世界各大城市前列,而西方經濟發達國家許多城市的房價歷經上百年也未達到中國一線城市今天的價位。

自2003年以來,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房價都在輪番上漲,政府財政收入和土地出讓收入成倍暴增,地產商和炒房者包括權貴均在這個階段牟取了驚人的暴利!房價瘋狂上漲的根源是土地財政,是利益集團基於自身的利益與房地產開發產商合謀造勢,城市的大規模拆遷,城中村的改造,新農村的建設等等,無一不是人為的在製造所謂的剛性需求或被動需求,而背後全是一雙雙貪婪掠奪的罪惡之手。

1-7月,住房貸款新增3.4萬億元,同比增幅高達53.1%,這是任何行業都無法比擬的,3.4萬億元還不是那些磚頭水泥砌的方格子吸納的所有財富。按照購房3成首付測算,居民購房還付了1.45萬億元的首付。即僅僅7個月樓市黑洞就吞噬了中國人4.95萬億元的財富!其中1.45萬億是現存資金積累,3.4萬億元是透支未來20-30年的家庭收入預期。

如果按照前7月平均房貸推算到年底,今年房貸總額可能達到8.5萬億元,佔到2015年城鎮居民總收入23.36萬億的36.4%!即城鎮居民2016年買房投入已經超過2015年全部收入的1/3!而前一年僅17.6%。

這說明老百姓用於消費的錢是有限的,由於購房款佔百姓消費的份額極大擴張,尤其是剛需購房者多半是消費率高的中低收入者(高收入者更多在拋售房產),必然極大地壓縮了居民消費,特別是在新增了3.4萬億巨額房貸的情況下,必然對消費品節衣縮食,非住宅業的嚴重緊縮勢在必然——即房地產「一業火爆」,必然導致「百業蕭索」!

畸形乃至異形般瘋長的房地產業,對百業的擠壓,已經從「相對佔比侵蝕」轉入到「絕對額吞噬」的新階段——民間投資增速已經從2015年的10.1%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2.8%,進而下降到7月份的-1.16%。也就是負增長,也就是說,除了房地產之外,中國經濟增長已經實際滑落到了「冰點」。

與此同時,北京、上海、深圳的最新地價都已經超過了寸土寸金的香港,樓市本身也必然是強弩之末。對於近幾年被樓市瘋狂上漲逼空逼瘋的人來說,「飛蛾撲火」者想的是萬一樓價還會繼續上漲呢?對於理智的經濟學人來說,中國樓市泡沫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實物資產泡沫,而人民幣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紙幣泡沫。

樓市過去十多倍的飆升還有一個原因是貨幣超發,但沒有哪一個國家的貨幣在洪水般的傾瀉之後還能保持穩定的幣值和長期穩定均衡的資產價格。人類貨幣史告訴我們,沒有什麼比通過摧毀一國貨幣體系來摧毀這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基礎來得更容易。貨幣放水製造泡沫的模式、過度依賴房地產的發展模式、綁架政府綁架銀行的經濟模式實際上都是最脆弱的泡沫模式。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無論其政治制度如何,都不會無視涉及全民居住的房地產市場處於一種完全無序亢奮的狀態,唯有中國這個人均收入徘徊在世界100位的國家,任憑樓市泡沫肆意氾濫,房價在10多年內瘋漲了10倍之多,這對一個執政為民的政府來說,是多麼辛辣的嘲諷!無論未來樓市走向如何,人們都應該意識到,房價持續上漲的行情也該終結了,樓市造富的時代也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是泡沫遲早都會破滅,任何延緩泡沫破滅的努力,都將無法阻止房價的理性回歸乃至「中國模式」「中國道路」的終結!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

2016年8月12日 星期五

華南超貸案 銀行局:持續追償





中央社
2016-08-12 02:13 PM

(中央社記者蘇龍麒、田裕斌台北12日電)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林俊憲今天說,華南銀行去年被犯罪集團以人頭手法申辦34件假房貸超貸案,懲處有輕放之嫌;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邱淑貞說,除已懲處,將持續追償。
林俊憲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表示,華南銀行自西元2013年11月底到2015年2月,被犯罪集團以人頭、超貸及偽造文件手法,申辦34件、總額達新台幣5.2億元假房貸超貸案,目前還有2.7億元逾放呆帳損失。

他說,整體金融市場類似假房貸超貸案共40多件,華南銀行就承辦34件,同一行員單獨承辦25件。

林俊憲表示,華南銀行高層還企圖私了,在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要求下,才解職這名涉案行員,但未負起監督之責的經理,卻在案情釐清前辦退休,相關懲處有包庇之嫌,他要求懲處華南高層。

出席記者會的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副局長邱淑貞說,風險控管是銀行內部重要機制,華南銀行確有疏失,已依銀行法罰華南銀行300萬元,要求解職涉案行員。解職就是5年內不能在相關金融機構任職,算是相當重。全案已進入司法調查,會繼續追償。

她說,員工懲處部分,從經理到覆核人員共處分8人,未來還是會繼續追償。如果銀行業違法,一定依法處理,絕不包庇。

華南銀行受訪表示,實際損失需待處分不動產後才能確定,目前推估處分不動產後,可能損失約6000萬元,已對各逾期戶聲請拍賣抵押物,並積極進行各項法律保全及追償程序。

華南銀行說,相關失職人員已依規懲處,但申請退休符合勞動基準法規定,銀行不得拒絕。1050812

2016年8月4日 星期四

五大「黑天鵝」事件或致大陸房價暴跌


更新: 2016-08-05 3:51 AM   標籤:
【大紀元2016年08月05日訊】近日,網絡熱傳的一篇文章分析,2015年以來大陸一線樓市暴漲的原因是天量信用貨幣的流入。文章預警,五大「黑天鵝」事件或致外部流入性資金枯竭,將引發大陸樓市同去年股災一樣暴跌;目前無法預測五大「黑天鵝」事件何時會發生。

8月4日,微信平台「米筐投資」發表文章《警惕房價像股市一樣暴跌 對百姓意味著什麼?》。文章稱,過去的十餘年,房子是增值最快的資產。跟任何消費品一樣,房價的初始上漲還是由需求決定的,需求的快速增加而供給速度跟不上,「奇貨可居」,價格自然上漲。

房價初步上漲是由供需決定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一份文件——1998年發布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主旨是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而之前,城市居民的房子都是單位(工廠/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等)集資建造並分配的。

城裡人自身的改善住房需求、農村人流入城市的剛性住房需求,讓房價一個勁的往上竄,全國所有的城市——大城市、中型城市、甚至小縣城,房價普漲,並演繹了房地產的黃金十年,房地產也一躍成為最火的行業。

這種普漲局面,延續到2013年前後。那時候,房子還是消費品,人們買房的目的主要為了居住。

如果按照經典經濟學理論,商品供給有一個供需平衡圖,需求增加——價格上漲——供給增加/需求下降——價格下跌——需求增加/供給減少,從而達到一個供需平衡點。

2013年之後,城市房價分化後,廣大的三四五線城市確實符合這一理論,海量的房屋供應讓房價不僅沒漲,反而還有所下跌,以致不少項目爛尾,這也是2015年底中央經濟會議提出「去庫存」的初衷。

例外的是一線城市和部分強二線城市。

全國房價在2013年底2014年初見頂之後,進入了一年多的盤整期,直到2015年中之後的再次爆發,而這次房價上漲跟之前最大的區別是城市房價開始分化,一線城市跟部分二線城市房價暴漲不止,而廣大的三四五線小城市房價卻自高點後一路陰跌。

房價的初步上漲是由供需決定的,而房價的暴漲卻是由貨幣引起的——持續不斷的貨幣流入推高了房價。

持續不斷的貨幣流入推高房價

2008年次貸危機後,4萬億刺激及附帶的12萬億天量信貸大量的流入了房地產,在住房剛需及信貸刺激的雙重疊加下,全國大中小城市房價連續上漲,直到2013年。

2015年後的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暴漲,則純粹的是貨幣現象——過量信用貨幣的流入推高了房價,房子已基本脫離居住的屬性,而變成了金融投資品。從2015年起,房貸新增數額就大幅上升,而到了2016年增幅更大,半年的新增額已接近2015全年數額,這正是這波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房價暴漲的「元凶」。

文章回顧大陸最近一次股市泡沫破滅經過。2014年下半年起,股市企穩上漲,到了2015年新年後,股市發力暴漲,直至6月到達5,178最高點,兩市單日成交金額高達2.4萬億,而後崩盤跌至最低2,850點,至今一蹶不振。而其引信卻是政府打擊配資、減兩融(融資/融券)、去槓桿,這也成為上次股市暴跌的非人為因素——「黑天鵝」事件。

文章認為,回到房價,其破滅的原因將會跟股市一樣,就是外部流入性資金枯竭,錢不再流入了,而這需要一個「黑天鵝」事件,遺憾的是沒人知道它會在什麼時候發生。

五大「黑天鵝」事件

文章列舉,目前可想到的「黑天鵝」事件是:

1、房價暴漲至風險累計到一定量,金融機構主動收縮房貸,使資金流入減少。

2、央行停止放水、收縮信貸量,致使市場上的M2減速加大(減少基礎貨幣投放及提高存准率來降低貨幣乘數)。

3、房價過高致使首付提高和月按揭款增加,「新韭菜」的收入增幅跟不上房價漲幅,再無「接盤俠」。

4、出台房產稅,增加購房者的持有成本。

5、國家出於經濟調整需要(如抑通脹等)連續加息。

文章最後強調,跟暴漲一樣,樓市暴跌同樣觸目驚心。「黑天鵝」事件不可預測,無人提前知曉。

所謂「黑天鵝」事件,隱喻那些意外事件:它們極為罕見,在通常的預期之外,在發生前,沒有任何前例可以證明,但一旦發生,就會產生極端的影響。

責任編輯:姜曉